作者:王增鑫、闵磊
(二)运用时空纵横的思维导向,确定证据检索范围
一篇授权专利公告中,涉及的权利要求可能多达几十项,并且,权利要求的布局往往除考虑纵向因素外,还会考虑横向因素,如产品与方法权利要求并行,多层次细化技术特征。因此,无效宣告请求人在检索证据之前,应通读专利公告全文对该专利进行全局把握,以其技术领域为基准,从以下两条思路入手确定证据检索范围:
首先,需要具有把握被请求案所涉技术领域在时间上的沿革的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指基于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技术演进历程,以时间线为主轴进行证据检索的一种思维。“对于一项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可能不止一个”[1],每件专利,循其技术领域的技术沿革历程,能发现前人累积的大量的技术细节,而这些细节便是被请求案的铺垫,或者给出了被请求案权利要求的区别技术特征的技术启示,或者直接等同于被请求案权利要求的区别技术特征,只要细心检索,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有意外收获,获得有助于当前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的相关证据。【案例一】4W100867号无效宣告请求案,发明创造名称:可变相位移相器,专利号:00815637.9,专利权人:安德鲁责任有限公司,请求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专利复审委员会于2012年7月11日作出第19006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2]。该案中,请求人引用了US2961620A号专利公告(Phase shifter for high frequency transmission line,移相器用高频传输线)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其公开日为1960年11月22日,直接上溯到距今50多年前,将移动通信天线中的移相器的技术溯源直推至上世纪中期,其跨度可谓久远。
其次,需要具有把握被请求案所涉技术领域在空间上扩展的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指基于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的技术领域,以其中所涉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技术特征为依据,向可能应用该技术特征的相关技术领域延伸进行证据检索的一种思维。横向思维较为适用于评价专利创造性的场合,《审查指南2010》并未明文限定禁止不同技术领域的证据的运用,反而给出了“相近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开放性规定[3],因此,在技术启示的引导下,横向拓展其它技术领域,向相关领域借用证据,是可行且有效的。
【案例二】2008年5月17日由江西百胜门控设备有限公司提起请求的,发明名称为“无轨感应电动伸缩门”,申请人为涂启纯等,专利号为ZL03113848.9,无效案号为W402173的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中,请求人引入US4361202号专利公告作为证据,该专利公开一种自动化路面运输系统,与被请求案所要求保护的主题本不属相同技术领域,由于该证据采用了自动导航系统,该自动导航系统与被请求案的区别技术特征运用了相同的技术原理和高度一致的技术特征。请求人于是通过主张两者在本质上同属电控原理而获得结合的合理性,继而利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将该份证据与其它证据相结合,主张相关权利要求不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从而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该主张获合议组采信,从而促使专利复审委作出将被请求案的全部权利要求宣告无效的审查决定[4]。
可见,从技术领域入手,以纵向思维确定证据检索的时间域,以横向思维确定证据检索的空间域,两者相结合即可形成证据检索的具有全局视野的时空纵横思维导向,据此思维导向可确定更为合理的证据检索范围和相关指引,提高证据检索的效率。
(三)秉持精益求精的思维导向,命中最佳证据集
【案例三】韩国扎尔曼公司的中国公司,深圳思名烨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针对ZL 200620014919.7(发明名称:热管散热器,专利权人:杜建君)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请求人向代理人提供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形成的检索报告,该报告引用了若干对比文件,并记载:“对比文件2与对比文件1所属技术领域相同,冲压和挤压都是为了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根据对比文件2公开的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在对比文件1中,热管的蒸发部可以通过挤压的方式达到与沟槽的过盈配合……(笔者注:因此权利要求1无创造性)”。
经代理人详细分析并模拟开庭后,发现报告中“冲压和挤压都是为了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一句的逻辑不够严谨,估计很难得到合议组的支持,也容易成为专利权人的标靶,遂果断弃置该份检索报告,另行检索证据。后以两份全新的证据,即CN2802422Y(发明名称:热管散热器)与CN2691054Y(发明名称:热管散热装置)相结合推翻该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后续的从属权利要求也随之被无效[5]。
从该案例可以看出,逻辑分析应贯穿于证据检索的全过程,请求人应当具有精益求精的思维导向,在检索证据过程中不断评价各项证据进行结合的可行性和这种结合逻辑的严谨程度,一旦发现证据效力不足,应当果断将之淘汰,重新检索和评价各项证据,直到找到最为合适的结合方案为止,最终命中最佳证据集。
上述各种思维导向中,“广征博引”确立了数据源的选用,“时空纵横”确立了检索范围的广度和深度,“精益求精”则确立了严谨的检索评价态度,通过三者结合,综合运用,建立起证据检索思维架构,指导于实践,自可事半功倍。
[1]沈乐平,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与结合启示,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第7期
[2]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9006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http://app.sipo-reexam.gov.cn/reexam_out/searchdoc/decidedetail.jsp?jdh=19006&lx=2012/07/wx/4W100867_19006_20120711_008156379.doc,决定日:2012年7月11日
[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2010[M] .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第四部分第六章第4节
[4]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2783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http://app.sipo-reexam.gov.cn/reexam_out/searchdoc/decidedetail.jsp?jdh=WX12783&lx=2008/WX12783,决定日:2008年12月21日
[5]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3959号专利无效宣告审查决定,http://app.sipo-reexam.gov.cn/reexam_out/searchdoc/decidedetail.jsp?jdh=WX13959&lx=2009/WX13959,决定日:2009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