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公益 法护非遗 | 立方公益律师走进湖南

2024-05-31

由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法律服务中心与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所属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联合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巡回公益讲座暨知识产权助推非遗品牌援助计划”今年4月已在贵州、四川、宁夏三个省、自治区的五个城市开展了相关公益活动。详见《从“四月绣花针”成都到“花儿杞乡”宁夏中卫》《我所全国巡回公益讲座正式启动》。

5月15日——5月21日,立方公益律师走进湖南,在吉首、凤凰、长沙、怀化等4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巡回公益讲座及项目调研。

第六站:西兰卡普——武陵山民间艺术的灿烂明珠

5月15日,我所文化遗产公益律师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城市——吉首,这是本次公益行动的第6个城市。在土家族织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水云教授的陪同下,走进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参观了土家织锦、苗绣、蜡染、木雕等大师工作室,与非遗项目传承人、老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1717124952446113.jpg

参观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传习所

土家族织锦是湘西武陵山区土家族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当地语言称之为“西兰卡普”,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世代代聪颖贤惠的土家族妇女的集体智慧。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叶水云老师从艺四十多年,是土家族织锦的资深专家,为土家锦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叶老师于2023年12月在海南举办的文旅部“南部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上结识讲授非遗知识产权的邓尧律师,并与邓律师进行了初步交流。在叶老师看来,包括土家织锦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创新需要法律保障,希望非遗知识产权法律课有机会走进湘西。

1717124953600313.jpg

土家织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水云教授向本所律师赠送织锦

5月16日下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公益讲座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艺术学院举行。学院师生、代表性传承人、企业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讲座。

1717124953615380.jpg

巡回讲座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我所文化遗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团长邓尧律师以《传统工艺美术与知识产权》为题,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以及非遗与知识产权的冲突性和契合性,分享了研究成果“泰国传统蓝靛染织技艺的振兴与知识产权”。

1717124952727506.jpg

讲座现场

主讲人运用土家织锦、黎锦等具体项目,与在场师生共同探讨了传统工艺的技术特色与地理标志、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关系。讲座中,学院老师即兴演唱土家族民歌。主讲律师以此为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实践中知识产权的形成,生动易懂。

苗族挑花传承人腾静蓉特意赶来参加讲座,她说要学习一下如何提高传承人的法律意识,运用知识产权的各项制度,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产业振兴,打造和提升非遗品牌。

第七站:古城凤凰——多彩非遗映古城,凤凰苗歌飘沱江

清清河水穿城而过,座座木楼临江而立。凤凰,抹着沈从文笔下的乡愁,映着黄永玉画里的意境,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凤凰非物质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全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3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9项,州级21项。

1717126070747260.jpg  1717126070868757.jpg

古城凤凰

5月17日,我所公益律师终于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午首先拜访参观了蜡染代表性传承人王曜的工作室,并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1717124952202985.jpg

讲座后与部分传承人合影

17日下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巡回公益讲座在县文化馆举行,讲座由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共同组织。我所律师结合凤凰县非遗项目苗族民歌、蓝印花布等项目,着重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就非遗文创开发、品牌打造等问题与传承人进行了现场讨论。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表示,本次讲座进一步开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视野,也启迪了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思路,有利于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宣传,提高传承人的法律意识,运用知识产权的各项制度,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产业振兴,助力打造和提升非遗品牌,具有指导意义。

1717124952746932.jpg

讲座现场

在凤凰期间,立方律师还特别与蓝印画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新建、苗族民歌青年传承人龙明芳、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青年传承人梁华星等人,就传承、创新与品牌、版权等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1717124952672171.jpg

苗族民歌传承人龙明芳

第八站:长沙

5月20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巡回讲座在湖南省文化馆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得到湖南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由湖南省文化馆主办、湖南省非遗促进会承办。省文旅厅非遗处三级调研员刘彬主持讲座并对我所律师的到来表示欢迎,非遗处处长黄可、副处长陈跃辉及省非遗促进会会长阳绯文等全程出席了讲座。来自湖南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市文旅广电局干部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和学习。

1717124952415491.jpg

湖南省文旅厅非遗处三级调研员刘彬主持讲座

讲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知识产权”为主题。就传承人群普遍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标注与使用争议话题展开分析讲解;以长沙山歌和长沙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的即兴表演作为例子,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知识产权的产生及保护;以近年来“火出圈”的英歌舞为例,探讨了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机遇,并分享了运用知识产权助推非遗品牌的实际案例。

1717124952646187.jpg

讲座现场

讲座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引起了现场传承人的共鸣,湘绣、长沙面塑、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剪纸、活字印刷术、传统中医药等项目的传承人提出了在传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向非遗律师进行咨询,和交流探讨。

1717124952396584.jpg

讲座现场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促进会认为,此次讲座不仅为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省非遗促进会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尊重,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九站:怀化

5月21日,“非遗法律保护公益讲座暨知识产权助推非遗品牌援助计划活动”来到湖南省的最后一站——怀化。

1717124952612891.jpg

讲座现场

怀化,别称“鹤城”,古称“鹤州”“五溪”,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各级代表性名录项目740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43人,数量均居湖南省省前列。近年来,怀化实施“非遗点亮怀化”行动,以非遗新空间赋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人文温度,成功打造鹤城嬉麓非遗街区、沅陵辰州古街区、烟雨洪江街区等特色非遗街区,积极推进国际陆港非遗体验区建设,构建少数民族非遗文创集散地、“一带一路”少数民族非遗出海生产基地、少数民族非遗文创研发中心的“两基地一中心”城市非遗空间新格局。

1717124952160872.jpg

讲座互动环节

此次公益讲座的举行,不仅对怀化市开拓非遗法律保护视野和传承思路,提升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还为“非遗点亮怀化”行动和怀化非遗品牌打造提供了法律咨询支持。该讲座也是怀化开展 “校地合作”的生动案例,将进一步推动地方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和技术共享,共同推进怀化非遗保护事业的繁荣发展。

1717124952196377.jpg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得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怀化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怀化学院的大力支持。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谢静雅出席讲座,并作了重要讲话。怀化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鹤城区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怀化学院师生、非遗传承人及非遗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讲座。

在湖南省4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巡回讲座中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引起了传承人的深切共鸣,立方文化遗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在讲座现场为非遗传承人们答疑解惑。能够为湖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

心之所向,步履不停,我们期待巡回讲座下一站的到来!

相关人士

专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