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公益 法护非遗 | 从“四月绣花针”成都到“花儿杞乡”宁夏中卫

2024-05-06

继贵州省黔东南之行后,4月19日,非遗法律公益行动向西南、西北出发。

第4站:四川成都

四川省的非遗资源不计其数,其中,有8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53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成都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两汉至三国蜀汉,成都蜀锦深受官方和民间的青睐,在这一时期成都因出现专门织造蜀锦的官营作坊 “锦官城” 而获得 “锦官城” 和 “锦城” 的别称。[1]

4月20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巡回公益讲座在青砖黛瓦的宽巷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讲了。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灯谜是藏在市井里的传统文化活动,古老的灯谜又随时随地可以跟各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因此,主持人引用了两句《蜀绣》歌词与大家进行了灯谜互动。

“江河入海奔”(打一四川地名),“万物为谁春”(打一三字法律名词),你猜中了吗?

这两条灯谜,由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的施奕盛律师专为本次讲座所作。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巡回公益讲座暨知识产权助推非遗品牌援助计划”的主办方,另一主办方是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在成都大熊猫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会、成都市版权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四川雅图律师事务所、成都市青羊区宽巷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巡回讲座取得良好的效果。

1714975759316629.jpg

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人唐太康在讲堂上分享蜀锦技艺知识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70多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人唐太康大师,全程听完讲座,并分享了织锦的工艺知识,也提出了织锦如今面临的困境。讲座中得知,为将蜀锦织造技艺发扬光大,一年前,唐大师首次收了一位女性徒弟。

1714975759568869.jpg

讲座主持人邓琴文

这位徒弟便是本次讲座的主持人,成都大熊猫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会的副秘书长邓琴文。兼任促进会会长的四川雅图律师事务所主任黄玲律师在讲座前致辞并欢迎了主讲人邓尧律师的的到来,讲座后进行了总结。

1714975759667519.jpg

成都大熊猫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黄玲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知识产权》为题的讲座,吸引了来自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创意创新联盟、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成都市版权协会艺术设计委员会、成都市民俗研究会、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等有关社团、院校以及企业、个人工作室、社区、学生等40多个各类人士参加。一位学生小朋友还积极参与了关于知识产权基本知识的互动问答环节。

1714975759735085.jpg

部分讲座参加者合影

2019年,主讲人在完成海南省黎锦课题研究时曾将蜀锦和蜀绣纳入田野调查的项目,但因疫情未能成行,颇为遗憾。此次讲座能与蜀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人和学艺者就蜀锦技艺及困境进行初步交流,而还有幸得到唐大师赠送的一块蜀锦,以作留念。

1714975759977308.jpg

主讲人与蜀锦技艺传承人唐太康大师

希望自此与蜀锦的”姻缘多一分“。

第5站:宁夏中卫

告别“四月绣花针的”芙蓉城,次日,主讲人继续北上,前往素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中卫市。经过8个多小时的高铁,晚上9点多,便坐在了中卫的一家餐厅里,吃上了当天这家餐厅最后一碗扁豆子面。

1714975759428974.png

就餐时忘记拍摄这碗扁豆子面,后来传承人王潇洒又特别发来照片

这就是宁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花香扁豆子面制作技艺,也是主讲人到中卫接触到的第一个非遗项目。次日讲座上,主讲人便与桂花香扁豆子面第四代传承人王潇进行了交流对话。

在中卫市文化馆的支持下,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巡回公益讲座被纳入“2024年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系列活动,于22日下午在中卫市文化馆举行。

1714975759767893.jpg

巡回讲座中卫站

讲座由中卫市文化馆副馆长王晓芹主持,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局长吕永军代表中卫市宣传部、市文旅局对主讲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吕局长说,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举办此次讲座恰逢其时。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民间文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民族情感。然而,在数字化时代,民间文艺作品的版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1714975759231188.jpg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局的中卫市文化馆有关领导出席讲座

中卫市旅游和文化体育广电局文化科科长王岚和来自中卫市的传承人、非遗专干和爱好者约50人参加了讲座。

作为主办单位北京市立方律师所和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共同指派的主讲人邓尧律师分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注与使用、传统工艺特征与知识产权的冲突、泰国靛蓝染织技艺的振兴专题、数字化+与知识产权助推非遗品牌案例等实务性内容。

1714975759372722.jpg

讲座现场

讲座中,主讲人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的传承人张蕊现场演唱了《八宝盖碗茶》,以此为例,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知识产权。

本次讲座的问答互动环节,剪纸、蒿子面制作技艺、扁豆子面制作技艺等项目的多位传承人咨询了关于网络销售假冒产品、如何收集他人侵权证据、如何避免侵权、非遗品牌的整体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主讲人均一一进行了回应。

1714975759152248.jpg

讲座现场

离开中卫后,传承人还继续发来微信咨询有关问题,经与中卫市文化馆沟通,广东省法援律师团和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初步考虑专门建立网上咨询渠道,给中卫市非遗提供公益性法律支持。

1714975759863977.jpg

中卫市文化馆附近的美景

中卫自然人文景观独特,是宁夏乃至西北较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被誉为“沙漠水城·花儿杞乡”。[2]中卫目前拥有1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花儿,6项国家级项目,67项自治区级项目,非遗资源非常丰富。

因为时间、人力等原因,此行未能在中卫进行项目的实地调研。

留有遗憾,下次期盼!

注释:

[1] 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历史沿革》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网站《中卫市:沙漠水城,花儿杞乡》

相关人士

专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