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1日,值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恰逢立方(武汉)分所成立五周年,立方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及商事争议解决高峰论坛”在武汉光明万丽酒店隆重举办。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法务、律师同行以及媒体朋友7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此次论坛聚焦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展望、民商事审判的热点争议及解决两个议题,由立方律师事务所武汉办公室合伙人蔡晖律师、广州办公室负责人刘延喜律师担任主持。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浩先生、武汉市司法局副局长聂德宗先生、湖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张粒女士发表致辞。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浩先生
武汉市司法局副局长聂德宗先生
湖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张粒女士
立方武汉办公室负责人 蔡晖律师
立方广州办公室负责人 刘延喜律师
立方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负责人谢冠斌律师在致辞中讲到,立方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在知识产权、反垄断、商事及争议解决等业务领域为诸多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和商业解决方案。多年来深耕于知识产权和民商事争议解决领域,立方处理了多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案件,凭借专业实力与客户信赖,立方连续多年被英国权威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评为领先知识产权诉讼律所。
武汉地处华中地区并具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不可估量的科技创新实力。谢冠斌律师表示,在这样一个具有活力且充满新机遇的市场环境下,立方一定会竭尽所能,一如既往地在知识产权及公司商事领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立方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负责人 谢冠斌律师
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汉东立足于国际视野,从国际变革大势和中国发展大局来看待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变革大势方面,谈到了中美贸易大战的实质性问题,道出了中美贸易关系中知识产权问题的长期性、严峻性和复杂性;在中国发展大局方面,指出保护创新是一个现代国家的核心制度,总结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知识产权的发展。
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吴汉东教授
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所长宁立志教授从具体层面出发谈及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宁立志教授认为知识产权和整个市场竞争领域有三种现象,即新案频发、大案频发、疑案频发,并针对三种现象枚举了案例,进行深入解读。进而讨论了知识产权案件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维度,即技术、市场和法律,提出处理知识产权案件要有宽阔的视野。同时,宁教授提出了知识产权的三个性质,即知识产权是基本的民事权利、是市场竞争的工具、是信息资源的配制机制。最后宁教授总结了知识产权类纠纷的三个发展趋势,即去中心化、去标签化和去套路化。
武汉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 宁立志教授
立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斌律师从实务角度,分享了其在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上观察到的司法新趋势: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诉讼标的额大幅增加、判决赔偿数额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机构的专业化、审判规则丰富化、裁判文书精细化。张斌律师还系统介绍了法院在知识产权侵权赔偿认定方面,从法定赔偿到酌定赔、偿裁量性赔偿再到惩罚性赔偿的突破。最后提出侵权赔偿应体现知识产权价值以及更多应从权利人损失角度计算赔偿数额的观点。
立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张斌律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姚莉认为,“加快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多元化机制、培养与新时代知识产权发展以及大国外交想适应的高端人才”是应对新时代矛盾与纠纷解决的关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姚莉教授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善斌通过几个疑难案例就刑民交叉的几个问题指出了当下的司法困境,包括程序性困境和实体性困境,比如行为定性难、程序选择与转化难、确定既判力难、涉案财物处置难和利益衡量难,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可能出路。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善斌教授
立方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上海办公室负责人宋航博士,通过案例分析,以案说法,阐述了私募债券发行过程中的证券法问题,并对证券法相关法律条款的立法完善提出了修改建议。
立方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上海办公室负责人宋航博士
武汉地处“国之中心”,犹如围棋棋盘上的“天元”,其地缘的重要性及优越性有带动全局走向之势。且武汉自古以来都是求新求变之地,美国著名杂志《外交政策》更是预评2025年武汉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城市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知识产权和商事争议解决将会给本地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甚至带动整个华中地区迸发新的活力。立方武汉分所将密切关注本地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依托总所和分所信息化一体管理和团队配合,不忘初心,铸信而立,智圆行方,以专业的法律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继续助力武汉的蓬勃发展。
相关人士
专业领域
相关推荐